6.超重和失重
1.认识超重现象,理解产生超重现象的条件和实质。
2.认识失重现象,理解产生失重现象的条件和实质。
3.能用超重、失重的观点分析支持力或拉力的大小。
4.了解常见的超重、失重现象。
一、重力的测量
1.重力:在地球表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2.重力的测量方法
(1)公式法:先测量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再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根据G=mg算出重力大小。
(2)平衡条件法:将待测物体悬挂或放置在测力计上,使它处于静止状态。这时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或支持力的大小相等。这是测量重力最常用的方法。
二、超重和失重
人站在体重计上向下蹲的过程中,体重计的示数会变化。体重计的示数称为视重,反映了人对体重计的压力。
1.超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
2.失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
(3)完全失重
①定义:物体对支持物(或悬挂物)完全没有作用力的现象。
②产生条件:a=g,方向竖直向下。
判一判
(1)在地球表面附近,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物体对悬绳的拉力都与重力大小相等。( )
(2)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中,可以用弹簧秤测量物体的重力大小。( )
(3)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重力增大了。( )
(4)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重力减小了。( )
(5)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始终存在,大小也没有变化。( )
(6)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
提示:(1)× (2)√ (3)× (4)× (5)√ (6)√
想一想
向上运动就是超重状态,向下运动就是失重状态,这种说法正确吗?
提示:这种说法不正确。超重、失重现象的产生条件不是速度的方向向上或向下,而是加速度的方向向上或向下。加速度向上时,物体可能向上加速运动,也可能向下减速运动;加速度向下时,物体可能向下加速运动,也可能向上减速运动。所以判断超重、失重现象要看加速度的方向,加速度向上时超重,加速度向下时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