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严重动摇的直接原因是( )
A.儒学已经不再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
B.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
C.儒学放弃了“仁”“礼”等基本主张
D.魏晋南北朝的统治者都是佛教信徒
B [题目要求回答的是“直接原因”,佛教、道教的传播,吸引了大批信徒,从而直接导致儒学危机的出现,故选B项。]
2.隋唐时期在思想文化上继承了魏晋的特点,又出现了新的趋向。隋唐思想“新的趋向”主要是指( )
A.儒、佛、道始终受统治者的推崇
B.道教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C.儒学不断吸收佛、道的合理成分
D.佛教的地位超过了儒、道
C [魏晋时期,由于社会动荡,统治者用佛教和道教思想来维护统治,“始终”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道教在我国未取得独尊的地位,故B项错误;儒学不断吸收佛、道的合理成分,到宋明时期发展为理学,故C项正确;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3.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
A.从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事万物本原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C [宋明理学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这说明宋代的儒学家开始从万事万物的本原出发来思考伦理纲常,故C项正确。A项并非儒学研究的角度;B项为汉代儒学研究的角度;D项为春秋战国时期儒学研究的角度。]
4.“双凤亭”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汉口城北43公里处的黄陂区鲁台镇鲁台山上,为纪念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颐、程颢兄弟而建。以下观点中属于程颢、程颐的是( )
A.“克己复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