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罗素评价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是“从古代的朦胧稚嫩发展到明确成熟”。其中“朦胧稚嫩”时期是( )
A.古希腊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探讨时期
B.14—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C.德意志宗教改革时期
D.17—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
解析:选A。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朦胧稚嫩”时期应是人文精神的起源、萌芽时期。
2.(2019·黄山高二期末)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据此可知,苏格拉底主张( )
A.“知识即美德” B.拯救人类心灵
C.“认识你自己” D.追求生命价值
解析:选C。根据题干材料“返求于己,研究自我”可以看出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你自己”,故选C。“知识即美德”是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但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拯救人类心灵是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但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追求生命价值也是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但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
3.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而柏拉图则提出“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其共同点是( )
A.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
B.突出了理性主义的观念
C.动摇神学统治树立人的尊严
D.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觉醒
解析:选D。普罗塔戈拉的观点体现不出人们道德价值观的重建,故A项错误;普罗塔戈拉的观点没有突出理性,故B项错误;当时古希腊神学统治尚未建立,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三位思想家都突出强调了“人”的作用,即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觉醒,故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