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毛泽东提出了“双百”方针。该方针提出的历史背景是( )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C.“文化大革命”期间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解析:选A。毛泽东提出了“双百”方针是在1956年4月,因此符合条件的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百花齐放”主要针对的是( )
A.艺术领域 B.政治领域
C.经济领域 D.学术领域
解析:选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指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3.“现在春天来了,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对毛泽东的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春天是指新中国的建立
B.强调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C.无论什么思想都可以自由传播
D.百花齐放能促进文学艺术创作的繁荣
解析:选C。“双百”方针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针。C项是对“双百”方针的错误认识,故选C项。
4.(2015·广东学考)当有人报告一位在华讲学的苏联学者不同意《新民主主义论》中的一些观点时,毛泽东说:“我认为这种自由谈论,不应当去禁止。这是对学术思想的不同意见,什么人都可以谈论……如果企图禁止,那是完全错误的。”毛泽东的这番话符合( )
A.“一边倒”政策 B.“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
C.“双百”方针 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解析:选C。依据材料中“这种自由谈论,不应当去禁止。这是对学术思想的不同意见,什么人都可以谈论”可知,与“双百”方针思想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