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汕头高二质检)《新青年》最初连赠送交换在内,每期只印1 000本,发行6号之后,就停刊了半年。对此,陈独秀指出:“本志出版半载,持论多与时俗相左,然亦罕受驳论,此本志之不幸,亦社会之不幸。”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
A.思想禁锢,万马齐喑
B.思想争鸣,兼容并包
C.西方文化已被广泛接受
D.启蒙报刊兴盛,竞争激烈
解析:选A。解读题干材料可知,陈独秀认为《新青年》影响有限的原因是“持论多与时俗相左,然亦罕受驳论”,这说明当时社会思想禁锢,人们不敢关注、批驳《新青年》的观点,故选A项。
2.(2019·大连高二期末)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民国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改用白话国语。与此改变有关的事件是( )
A.国民大革命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解析:选C。国民大革命1924年开始,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推动了民国小学教材语言的改革,故C项正确;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与改用白话文无关,故D项错误。
3.(2019·杭州高二期末)由激进民主主义者领导的新文化运动对封建专制思想发动了全面的进攻。下列言论,属于激进民主主义者的是( )
A.“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中国民不拜天,又不拜孔子,留此膝何为”
D.“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解析:选D。“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梁启超的主张,故A项错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的主张,故B项错误;“中国民不拜天,又不拜孔子,留此膝何为”是康有为后期尊孔保皇的主张,故C项错误;根据“科学与人权并重”并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可知,这是激进民主主义者的主张,故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