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郑州一中高二期末)东汉《说文解字》中解释“纸”字的构成,从“糸”,是因为其初丝絮为之,于水中击絮也。“氏”声,是因为纸平滑如砥。据此推知( )
A.早期的纸原料与丝有关
B.造纸术出现于东汉时期
C.东汉时期的纸价廉物美
D.纸已经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解析:选A。“丝絮为之,于水中击絮也”说明纸在制作过程中有丝的成分,故A项正确;纸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纸张的价格和价值,故C项错误;材料中介绍的是纸张制作,没有提及使用情况,故D项错误。
2. (2019·盐城高二期末)南宋绍兴三十一年,金军到江北抢夺民船。宋军伏击,“忽放一霹雳砲,盖以纸为之……自空而下,其声如雷,纸裂而石灰散为烟雾,眯其人马之目,人物不相见”,金军大败。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当时已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B.火药技术在南宋时开始用于军事战争
C.西方火炮的传入增强了南宋军事力量
D.火药已成为影响战争胜败的重要因素
解析:选D。材料“忽放一霹雳砲”,导致“金军大败”,说明火药已成为影响战争胜败的重要因素,故选D项。由材料不能推断出火药的广泛应用,因此不能说明当时进入热兵器时代,A项错误;据所学可知,唐末火药已经用于军事战争,B项错误;由材料不能推断出该火炮是否来自西方,C项错误。
3.(2019·盐城高二期末)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五代)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版本。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唐代尚未使用雕版印刷
B.宋代已广泛使用活字印刷
C.宋代活字印刷日臻完善
D.宋代雕版印刷术普遍使用
解析:选D。据题干可知,冯瀛王是唐末五代时期人,材料中“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版本”,这反映了宋代雕版印刷术普遍使用,故选D项。
4.(2019·大连高二期末)“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两千多年来,二十四节气在安排和指导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这体现了我国( )
A.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B.古代科学的实用性特点
C.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D.古代宗教迷信色彩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