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广东学考)南宋朱熹主张“格物致知”,而格物就是“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明代王阳明主张“内心反省”,以“致良知”。他们的共同之处是都强调( )
A.道德修养 B.君主专制
C.科学真理 D.经世致用
解析:选A。无论是朱熹的“格物致知”还是王守仁的“致良知”都体现了对人道德的要求,讲求人的品行,故选A项。
2.三国名将关羽的后世地位自宋徽宗以后“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成为忠义的化身,享受中国乃至世界华人圈的奉祀。究其根源最有可能的是( )
A.关羽的忠勇 B.理学的推崇
C.人民的爱戴 D.经济的发展
解析:选B。宋代理学兴起,强调纲常礼教、忠孝节义,关羽才成为忠义化身并受奉祀,B项正确。三国时期的关羽,其地位在北宋才开始上升,可见并非其自身因素,A项错误;关羽地位上升并非完全源于民间,与政府的表彰弘扬关系极大,C项错误;经济发展与关羽受到奉祀无关,D项错误。
3.(2018·贵州学考)“四方上下曰宇,往来古今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意指心是万物的本原。这位思想家是( )
A.朱熹 B.王夫之
C.陆九渊 D.李贽
解析:选C。本题考查宋明理学。关于宇宙本原,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万物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认为心是万物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由材料“心是万物的本原”可知该观点属于心学派别。故C项符合题意。
4.(2019·攀枝花高二期末)宋陆九渊《语录》卷上:“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他认为做学问假如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这说明陆九渊( )
A.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
B.反对儒家思想对人的束缚
C.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
D.否定“六经”的地位与价值
解析:选C。本题考查陆王心学。依据材料“六经皆我注脚”并结合所学可知,陆九渊主张“心即理也”,强调内心的作用,要求通过自身的修习和领悟去感知“理”,C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