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人民版)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汉代儒学课时检测夯基提能必修3(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1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人民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33 K
    上传用户wangxiaohong
  • 更新时间2019/12/16 18:16:04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

1(2019·宜宾高二期中)汉武帝时,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开始产生,当时面临的社会问题不包括(  )

A.王国威胁                     B.边境不宁

C.土地兼并                           D.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解析:选D。当时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严重,匈奴为患,这些都威胁着西汉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可见ABC三项都是当时西汉武帝时面临的社会问题。儒学的正统地位是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后逐步确立的,故当时不存在其地位动摇的问题,故D项符合题意。

2(2019·滨州高二期末)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  )

A.“独尊儒术”                        B大一统

C.“天人感应”                        D君权神授

解析:选C。按照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如果皇帝做了有违天意的事情,上天就会降灾难或出现怪异现象以示警示,材料的内容显示,当发生日食时,皇帝进行下诏内省,这正是天人感应的具体表现,故C项正确。

3.《汉书·董仲舒传》中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

A.强调春秋大一统

B.糅合了多家学派思想

C.趋向三教合一

D.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

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董仲舒的思想包含着道家、儒家、法家思想,所以选B项;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是在隋唐时期;D项说法错误。

4(2019·佛山高二期末)西汉儒学家董仲舒借自然现象来解释社会政治衰败的症结,如人君为政不宜于民,“天就会降下灾异谴告人君。这说明董仲舒(  )

A.主张约束君权                       B.支持君权神授

C.迷信崇拜君权                       D.主张大一统

解析:选A人君为政不宜于民,‘天就会降下灾异谴告人君反映的是对君主有一定的约束力,故A项正确。

5.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