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平泉模拟)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
A.开始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B.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C.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D.使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解析:选C “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强调的是人的自由和独立性,C项符合题意;开始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的是文艺复兴,排除A项;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未被动摇,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人人平等方面的信息,排除D项。
2.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下列对宗教改革的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B.树立信仰本身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
C.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了人类理性的光芒
D.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惯例,人人都可以同上帝直接对话
解析:选C 马丁·路德改革的重大意义就是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马丁·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无需购买赎罪券,灵魂就能得到解救,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并未否定宗教的作用,没有消除宗教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
3.宗教改革期间,英国人威克里夫把《新约全书》从拉丁文译为英文,他的几个弟子翻译了《旧约全书》,文字浅显流畅,使普通人可以阅读并形成自己的理解。威克里夫等人的行为在当时( )
A.动摇了上帝在人心中的地位
B.挑战了罗马教会的权威
C.破除了人们对神学的迷信
D.使人们的民主意识觉醒
解析:选B 根据所学可知,罗马教会的神职人员垄断和把持翻译、解释《圣经》的权利,但在宗教改革期间,威克里夫和其弟子打破了这一规定,挑战了罗马教会的权威,这有助于人们摆脱罗马教廷的束缚,使人们可以自由理解《圣经》的教义,但人们还是信仰上帝的,故B项正确,A项错误;C项说法夸大了威克里夫等人的行为的作用,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民主意识问题,故D项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