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文王与正妻的儿子康叔封于殷商故都,继续采用殷商的法律,按照周的绳索长度计量土地。周成王的同母弟唐叔封于夏朝的中心地带,沿用夏朝的政治制度进行管理。这说明西周初年统治者( )
A.对被征服地区采取安抚政策
B.严格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C.意图保护地方文化的独立性
D.加强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解析:选A。从材料的叙述可以看出,周朝在夏和商的故地分封了自己的兄弟,这样的方式是为了加强周代的统治,安抚故朝地区,故A项正确;B项材料没有涉及到这一政策,排除;周文王目的在于政治管辖而不是文化独立,故C项错误;D项错在“直接”二字,排除。
2.(2018·广东东莞模拟)周朝揖让之礼分为三种,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面致于前;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这最能反映( )
A.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B.血缘关系有亲疏远近之分
C.礼乐制度极其复杂和烦琐
D.礼乐制与宗法制相辅相成
解析:选D。结合所学知识,分封制体现的是统治集团内部的等级关系,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B项表述与题目中“周期揖让之礼”无关,故B项错误;C项表述属于主观臆测,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与题目相符,故D项正确。
3.(2018·河北衡水中学一调)商朝的“外服”大都是迫于武力征服才承认商王的中心地位的,而西周的诸侯是周天子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形成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皇权专制得到加强 B.中央集权体制形成
C.血缘政治开始形成 D.统一国家初露端倪
解析:选D。据材料“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形成的”可知,周朝通过血缘分封管理广大国土,说明统一国家初露端倪,故D项正确。商周时期还未建立皇帝制度,故A项错误;商周时期中央集权体制尚未形成,故B项错误;血缘政治始于夏朝,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故C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