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江西赣州期末)下表为新中国1957-1961年从业人员统计表。表格数据的变化最能反映( )
时间 从业人员(万人)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
1957年 23 771 81.23% 9.01%
1958年 26 660 58.23% 26.60%
1959年 26 173 62.17% 20.64%
1960年 25 882 65.75% 15.89%
1961年 25 590 77.17% 11.16%
A.新中国的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B.新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C.中国第一产业从业人数一直下降
D.新中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探索
解析:选D。据图表数据,1958年以后,工业从业人员不断下降,结合所学,表明“大跃进”工业发展受挫,故A项错误;根据图表中从业人员的比例变化可知,农业依旧是中国经济中很重要的一块,故B项错误;1958年开始农业从业人员有不同程度上升,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1957-1961年”,工农业从业人员比例的调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体现,故D项正确。
2.(2018•山东日照联考)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援助的实际投入施工的150个重大工业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投资87亿元,占44.3%,中部地区64.6亿元,占32.9%;西部地区39.2亿元,占20%。影响工业建设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安全形势的判断
B.合理调整全国工业布局的要求
C.以东部带动中西部发展的需要
D.各地工业基础及资源分布状况
解析:选A。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工业建设。根据材料可知当时的工业投资侧重东北地区,以重工业为投资重点,这方便就近接受苏联的援助,分析这一现象可知,重点发展重工业和背靠苏联主要是着眼于国家安全,故A项正确。
3.(2018•山东泰安期中检测)下表为1950-1953年我国粮食需求量与粮食产量统计表(均以1950年为基数100)。这表明当时我国( )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1953年
粮食需求量 100 147 228 350
粮食产量 100 117 128 154
A.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
B.当时农业生产关系亟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