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河北张家口模拟)下表为1948年至1952年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侨汇收入简表。据表可推知( )
1948-1949年
|
1950年
|
1951年
|
1952年
|
0.65亿美元
|
1.18亿美元
|
1.68亿美元
|
1.7亿美元
|
A.华侨积极踊跃支持人民解放战争
B.人民政府对华侨资本家进行了改造
C.华侨为国民经济恢复作出了贡献
D.侨汇收入解决了外汇收入拮据问题
解析:选C。材料反映了1948-1952年我国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侨汇收入有较大提高,这一时期属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因此据表可推知华侨为国民经济恢复作出了贡献,故答案为C项;侨汇收入的提高主要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与人民解放战争时间不符,排除A项;这一时期不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排除B项;D项错在“解决”,排除。
2.(2018·辽宁大连模拟)1952年,党和政府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了“五反”运动。通过这场运动,一方面开始建立工人监督生产、参与管理的制度;另一方面,资本家们不敢再进行违法活动,实际上大多资本家已丧失了控制其企业的权力。这场运动( )
A.确保了土地改革的顺利完成
B.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条件
C.为“一五”计划指明前进的方向
D.沉重打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
解析:选B。“五反”运动与土地改革无关,故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针对私营工商业的“五反”运动强化了国家对私营工商业的管控,为即将进行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条件,故B项正确;“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与材料所述内容无直接关系,故排除C项;材料所述的“五反”运动是强化对私营工商业经济的管理和监督,是为了让这些企业为恢复和发展生产力服务,不是打击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故排除D项。
3.(2018·山东潍坊期末)20世纪50年代初,中共中央指出:“要克服农民在分散经营中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迅速地增加生产,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组织起来”的实质是( )
A.改变个体经营的分散性
B.实现农业集体化
C.引导农民加入人民公社
D.“左”倾错误初露端倪
解析:选B。根据题干材料信息“20世纪50年代初”“农民在分散经营中的困难”“丰衣足食”等可知,国家把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所以B项正确。A项是现象,不是实质,排除。1958年开始人民公社化运动,所以C项错误。D项不能由题干材料信息得出,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