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骨文卜辞:“(王)大令众人曰:协田。”《诗经》:“千耦其耘。”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材料反映了
A. 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 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
C. 小农经济是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模式
D. 精耕细作推动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世界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依据材料“协田”、“千耦其耘”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的耕作方式是集体劳作,依据材料“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可知这体现的是以男耕女织为特征的个体农耕,所以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铁犁牛耕”是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的农业耕作方式,与体现集体劳作的“协田”、“千耦其耘”等信息不符;C选项错误,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与体现集体劳作的“协田”、“千耦其耘”等信息不符;D选项错误,材料中并未将中国古代农业与世界农业进行比较,无法得出中国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世界。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礼记·王制》云:“丰年不者,四年不位,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材料说明周代的统治者
A. 要求百姓生活勤俭节约
B. 鼓励消费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C. 大力倡导重农抑商政策
D. 提倡国家要建立粮食储备制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大意是:国家的物资储备,不够九年用就是不富足,不够六年用就会告急,不够三年用就不成为国家了。说明周代的统治者主张建立国家粮食储备制度,故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国家粮食储备的重要性,没有涉及百姓生活勤俭节约问题,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国家粮食储备的重要性,没有涉及鼓励消费问题,排除B;材料信息与重农抑商无关,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