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鲁僖公九年,齐国召集诸侯盟国开会,订立《葵丘之约》,以周天子名义宣布了如下五个条款:“毋雍泉 (不能截流,筑坝或造储水池),毋讫籴(不能将粮食囤积居奇),毋易树子(不能随便更换太子),毋以妾为妻,毋使妇人与国事。”上述条款表明各国诸侯( )
A.拥戴周天子 B.积极推行宗法制 C.反对分封制 D.彼此能各平共处
2、商周时期,学习诗、书礼、乐知识是贵族阶级享有的特权;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等代表人物中,既有士人阶层、小土地私有者,也有小手工业代表和农民代表。这种变化反映出( )
A.平民阶级逐渐觉醒 B.儒学成为了主流思想
C.私学取代官方教育 D.政治新秩序构建完成
3.刘建国先生在对中国古代政治总结时说,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建设中,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的治国智慧和法则,但也留下了许多的无奈。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它是一个统治性政权,不是个发展性政权,更不是一个为国民共享的服务性政权,可见中国古代所有制度设计都围绕的一个核心是( )
A.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 B.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C.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维护以“家天下”为核心的专制统治
4. 秦朝建立了完备性监察机构,官员称御史大夫……汉武帝正式把“吏不廉,背公向私”和“阿附豪强,进行贿赂”列为监察的重要内容,以后历代相沿不绝。明朝皇帝朱元璋除了允许越级告状、鼓励实名举报外,还支持民间进京上访。这从实质上说明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
A. 内容、范围不断扩大 B.以强化皇权作为出发点
C.对象包括官员与平民 D.首要任务是加强官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