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安徽省霍邱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5金币 立即下载
3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3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70 K
    上传用户wangxiaohong
  • 更新时间2019/12/16 10:12:29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5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文化状况,客观上反映出

A. 知识分子不问政治

B. 社会阶级、阶层的裂变

C. 思想文化趋于统一

D. 读书人反对诸侯割据混战

【答案】B

【解析】

【详解】春秋战国时期,许多知识分子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渴望加入到统治集团中去,由此可知A项错误,排除;“百家争鸣”这一思想文化现象是社会政治、经济发生变化的客观反映,客观上反映出社会阶级、阶层的裂变,B项正确;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虽然“百家争鸣”与诸侯割据存在一定关系,但并非所有读书人都反对诸侯割据混战,D项错误,排除。

2.孔子认为:夏、商、周三代,殷商继承夏代的礼制,但有所损益;周继承了殷商的礼制,也有所损益。这反映了孔子

A. 主张政治改良

B. 非常推崇夏商周三代

C. 对夏商周三代研究精通

D. 主张复古倒退

【答案】A

【解析】

由材料“但有所损益”“也有所损益”可以看出,孔子强调改良,故A项正确。题干的重心是强调夏、商、周三代制度在集成过程中的改良,故BCD三项错误。

3.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表明他的思想

A. 完全不同于先秦儒学

B. 融合道家、法家等思想

C. 突出人伦道德观念

D. 顺应“三教合一”潮流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思想,由题干中“天不变,道亦不变”、“ 正法度之宜”等信息可以看出董仲舒的思想融合了道家和法家的思想,故B项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

4.“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 丰富和更新了儒学思想体系

B. 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的工具

C. 压抑了知识阶层的个性发展

D. 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与信仰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程朱理学强调人的气节,对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性格形成了积极的影响;A项明显与材料相左;B项材料无法体现;C项是宋明理学的消极影响,而材料说的是积极方面。所以答案选D。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