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商周时期曾采用过不同的历法,分别称为夏历、殷(商)历和周历。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及姬姓诸侯国多奉行周历,其他诸侯国则是三历并行。这说明
A. 周天子的权威被严重削弱
B. 同姓子弟是分封制的主体
C. 大一统国家体制尚未形成
D. 周文化得到了天下的认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及姬姓诸侯国多奉行周历,其他诸侯国则是三历并行,说明当时历法没有统一,大一统国家体制尚未形成,故C项符合题意。周天子的权威被严重削弱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B项分封制的主体与材料的主旨历法没有统一不相符合,故B项错误。历法没有统一说明周历没有得到部分诸侯国的认同,故D项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选C。
2.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袭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转变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A. 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 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 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 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之前,我国奴隶社会盛行的是分封制下的贵族政治,而秦始皇建立的君主专制制度打破贵族政治,转而建立了以皇帝为核心的官僚集团政治。故选A。B项是从经济的角度说的,与材料不符;C项说法错误,西周时期并未实行分权政治;D项的军功政治虽然在秦汉以后比重降低,但是并非是材料中说的这一转向的最主要的意义。
考点:古代的选官制度
点评:西周时期实行世卿世禄制,官员世代相袭,是贵族政治,秦朝统一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法律制度和选拔考核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打破了原来的世袭的局面,官僚政治逐渐取代了贵族政治,到了汉代,包括皇帝在内,都出自布衣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