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1861-1919),号眷诚,字达朝,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12岁留学美国,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习铁路工程,毕业论文为《码头起重机研究》获得学士学位。1905-1909年主持修建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创造“竖井施工法”和“之”字形线路,震惊中外;有“中国工程之父”之称。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詹天佑?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本课的学习。
●教法案例
本课教材从三方面“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少年”“京张铁路创奇迹”“出任中华工程师学会会长”刻画了爱国科学家詹天佑光辉的一生。
第一目“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少年”。教材交代了詹天佑20岁之前的主要经历,即幼童出洋归国,刻画了近代中国在西学东渐和中西文化相互碰撞的背景下,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幼童出洋这个历史事件本身就体现了当时中国文化矛盾、双重分裂的性格。(派幼童留学体现了中学对西学的被动吸纳和接收;而最后幼童回国又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西学的排斥、抗争。)建议教师补充有关幼童教育中中学与西学的矛盾,以及幼童留学夭折的情况的史料,加深学生对洋务运动核心理论——中体西用的理解。
第二目“京张铁路创奇迹”。这是课文的重点所在,介绍詹天佑对中国铁路事业的重要贡献,由此也奠定了他在中国近代铁路史上的不朽地位。建议教师从以下方面把握:(1)交代他在回国后在福州船政学堂7年学非所用的经历。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到詹天佑学非所用是清朝官僚腐败的结果,另一方面也简要补充他在这期间的经历,特别是给学生介绍詹天佑在中法战争马尾战役中的英勇事迹,突出他一贯的爱国情操。(2)詹天佑真正投身中国铁路建设。可以请学生回答其后他主持了哪些工程,在主持这些工程中又遇到了哪些困难,他又是如何来克服的,在这一过程中又体现了怎样的人格品质等问题。詹天佑在工程界崭露头角是完成一项施工难度较大的铁路大桥——滦河大桥。教师要特别强调此次工程是在英、日、德三国工程师都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完成的。可以说他是临危受命。同时,要学生体会詹天佑克服困难的精神面貌(他多方测量滦河水流地质——脚踏实地;运用新式气压沉箱法建桥墩——勇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