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下列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BD )
A.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
B.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
C.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
D.揖御寇而进之
【解析】 BD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A名词作状语,C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5.下列句式相同的两项是( AC )
A.此何难之有焉?
B.是其故何也?
C.东西南北,唯命之从。
D.予之不知余也。
【解析】 都是宾语前置句。
6.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墨子认为,真正为民谋事的人,他的责任就是兴利除弊。强调了仁人志士应树立远大的道德理想。
B.墨子认为人类一切罪恶的根源是“不相爱”,以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等事实加以论证。
C.墨子以诸侯、家主、君臣、父子、兄弟之间等利己与亏人为例,说明违反兼爱互利原则的恶果是“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
D.知道了社会混乱的根源,并对它持反对的态度,那么就应当考虑改变的措施了,这就很自然地提出了自己的“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主张,应该说,“兼爱”的思想,和现代的民主平等思想是一样的。
【解析】 最后一句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