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保定高三适应性考试]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
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B.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C.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D.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解析:由材料可知,从侵略与反抗的角度看待鸦片战争,则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但从“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近代化或工业化的角度来看,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故答案为C项,排除A项;根据“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可以看出费正清认为鸦片战争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而不是阻碍,故B项错误;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野蛮者,而不是进步者,故D项错误。
答案:C
2.[2019·昆明高三调研]1864年中国与西班牙签订《和好贸易条约》,经清政府的努力,将清朝基本法典《大清律例》中禁止拐卖人口的条文写入了条约之中。这反映了清政府( )
A.积极利用条约维护自身利益
B.对“天朝上国”地位的维护
C.未能真正认识条约的危害性
D.试图将内政与外交融为一体
解析:根据“经清政府的努力,将清朝基本法典《大清律例》中禁止拐卖人口的条文写入了条约之中”可知清政府积极利用条约维护国家利益,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清政府积极利用条约维护国家利益,无法体现“天朝上国”观念,排除B项;“将清朝基本法典《大清律例》中禁止拐卖人口的条文写入了条约之中”无法体现“条约的危害性”,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外交问题,没有涉及内政,排除D项。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