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人民版)2020版高考历史复习阶段检测(五)(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1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人民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773 K
    上传用户wangxiaohong
  • 更新时间2019/11/14 18:17:33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31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2018·镇江调研)孟子认为: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这表明他主张(  )

A.知识分子应重视农事                     B.知识分子应参与政治

C.统治者应维护分封制度                   D.统治者应该有民本意识

解析 材料中士之仕也表明知识分子应重视仕而非耕,故A项错误;知识分子应参与政治与材料中士之仕也”“士之失位相符,故B项正确;材料中孟子关注重点是,故C项错误;材料中孟子关注重点是,没有涉及民本意识,故D项错误。

答案 B

2.先秦时期,某学派提出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该思想属于(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解析 与材料中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举三者授之贤者反映了墨家的尚贤思想,故B项正确;道家提倡无为,与材料中欲其事之成不符,故C项错误;法家强调中央集权,与材料中举三者授之贤者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B

3.(2018·南京、盐城模拟)董仲舒认为人性中阴阳二气化合出的皆是为了并没有善恶之别,只是当过分泛滥以至于妨害了,这才称其为恶。但是程朱理学认为阴阳二气的组合不一,导致了人性的差别。这种差别使得阳气即本心常被阴气即人欲所遮蔽,进而把人欲归结为恶。由此可知(  )

A.董仲舒借鉴了道教的阴阳五行说

B.程朱理学否定了董仲舒的人性观

C.两者皆认为人性与阴阳二气有关

D.两者皆认为三纲五常为万物本源

解析 董仲舒把阴阳五行家等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东汉末年才出现道教组织,但董仲舒是西汉儒家的代表人物,与材料中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董仲舒认为人性中……当欲过分泛滥以至于妨害了仁,这才称其为恶”“程朱理学认为……本心常被阴气即人欲所遮蔽,进而把人欲归结为恶表明两者的人性观有相似之处,故B项错误;材料中董仲舒认为人性中阴阳二气化合出的仁”“程朱理学认为阴阳二气的组合不一,导致了人性的差别表明人性与阴阳二气有关,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三纲五常,故D项错误。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