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世纪末19世纪初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有一个著名的口号“回到中世纪”。这主要反映了浪漫主义者( )
A.本身带有浓重的封建残余
B.对人文主义运动的反思
C.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失望
D.与民族民主潮流的相悖
解析:选C。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频繁的革命与战争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感到革命或改革后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对此感到失望。“回到中世纪”口号的提出集中反映了这种社会情绪,故选C。
2.德国作家席勒评价某一文学流派:“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下列作品中能反映席勒观点的是( )
A.《唐璜》 B.《红与黑》
C.《母亲》 D.《等待戈多》
解析:选A。根据“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可知,这是对浪漫主义文学的描述。《唐璜》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故A项正确;《红与黑》是批判现实主义伟大作品,故B项错误;《母亲》是一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作品,故C项错误;《等待戈多》是现代文学的代表,故D项错误。
3.(2019·扬州高二期末)德国音乐家舒曼认为音乐的主要目的是表现人内心的感情,他创作的乐曲无一不散发着诗歌般的韵味。下列作品中,与其风格一致的是( )
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B.《巴黎圣母院》
C.《人间喜剧》 D.《日出·印象》
解析:选B。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德国音乐家舒曼应是浪漫主义音乐家,而《巴黎圣母院》也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B项正确;《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和《人间喜剧》都属于现实主义风格,排除A、C两项;《日出·印象》是印象画派的代表作,与浪漫主义风格不同,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