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学家郭廷以说:“海运大开已三百年,中英的接触已两世纪,彼此互感不满。中国虽无调整之意,英国则已不耐,认为非变不可。”这里的“非变不可”主要是指( )
A.走私鸦片,扩大商品市场 B.诉诸法律,建立协调机制
C.发动战争,打开中国市场 D.政治结盟,实现经济互惠
解析:从材料中的“海运大开已三百年”可以看出时间是新航路开辟以后300年左右,中英之间虽然有两个世纪的接触,但中国实际上奉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不能够满足当时英国对华贸易的要求,所以英国后来发动了鸦片战争,要求打开中国的市场,这就是材料中非变不可的具体意思,故选C项。走私鸦片不属于国家层面的行为,排除A项;B、D两项不符合中英关系的史实,排除。
答案:C
2.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
A.英国的船坚炮利 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C.中国的闭关锁国 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这里所说的“大势”即鸦片战争时期的西方发展趋势,也就是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和崛起,故B项正确。
答案:B
3.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给中国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
A.列强强迫在沿海开放通商口岸
B.大量洋货涌入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C.法美等国借机签订不平等条约
D.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中割香港岛给英国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协定关税损害中国关税主权,因此《南京条约》对中国的最大危害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故D选项正确;《南京条约》中的开放通商口岸客观上推动沿海地区的开放和发展,故A选项不是最严重的后果;《南京条约》促进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有利于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故B选项错误;材料问的是《南京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后果,C选项与材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