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新是这部小说里塑造的最成功的一个人物。由于他处于长房长孙的位置,因此为了维护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的“和睦相处”他凡事都采取“不抵抗主义”。他与他的梅表妹有一段美好的恋情,但是在这个封建大家庭里,婚姻大事是不由他们做主的。他的父亲为他做亲,他没有反抗,有的只是默默地接受父亲为他安排的一切。即便内心十分痛苦,但他不敢说一个“不”字。而后他与瑞钰成了亲。祖父死后,陈姨太以血光之灾为由,不许瑞钰在家生孩子,叫觉新送她到城外去。这件事对觉新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但他还是没有反抗,最后封建迷信吞噬了她的生命。而在这之前,他深爱的梅表妹也因他郁郁寡欢而死,然而对于这一切悲剧的发生,他无力反抗,甘愿继续痛苦地过着“旧式”的生活。通过这些让我们看到他的懦弱,可恨可气可怜。
另一个典型的角色觉慧,觉新的弟弟,却有着与他哥哥完全不同的性格。作品典型地塑造了觉慧这个大胆幼稚的叛逆者的形象。他积极参加了学生联合会组织的反帝反封活动。敢于猛烈抨击封建家族。而且在婚姻问题上,他敢于冲破封建等级的观念,爱上了丫头鸣凤。在祖父死后,对于长辈们装神弄鬼的把戏他也敢反抗。最后义无反顾地走出家庭。无可厚非,俩兄弟的鲜明对比,让我们看到觉慧身上的活力与希望。
觉民和琴在这部小说中也是重要人物,他们两个和觉慧一样有着新思想和反抗精神,但并没有觉慧的强烈。他俩在很多方面有着共识,但没有觉慧那样幼稚。
同时还重点描写了几个有着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鸣凤和瑞钰。这三个女子虽然性格不同——梅抑郁,瑞钰贤惠,鸣凤善良却柔中带刚,她们的社会地位也不同,但悲剧结果是相同的。这几个女子的可怜遭遇进一步控诉了封建礼教以及封建道德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害,强化了全书的主旨。
这部小说中的人物有七十来个,除了上面讲述的,还有专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