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答案】D
【解析】
注意题中的关键词及其理解,如“战国时期”、“注重实践”(因时而变)、“贵族的存在不合时宜”(法不阿贵)、“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重农抑商、文化高压),即可判断是指法家。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这是一个生气勃勃、富有创造性的时代;在这一时代里,人们写下伟大的文学、哲学和社会理论著作,这也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时代。”下列思想属于“这一时代”的是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C. “存天理,灭人欲”
D.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这是一个生气勃勃、富有创造性的时代、这也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时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这个时代”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贵君轻”思想是孟子的主张。故答案为A项。B项,“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是明朝王阳明提出的,排除;C项,“存天理,灭人欲”是宋明理学的观点,排除;D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最早是在顾炎武的《日知录》中提出的观念,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