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嫛、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 成套铁农具有利于农业精耕细作
B. 中原地区开始进入铁器时代
C. 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D. 战国时期随葬品以铁器为主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在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已比较广泛,提高了生产力水平,这是有利于农业精耕细作的,故选A;我国在西周晚期已有铁器,而西周的统治范围已经包含中原地区,所以,在西周晚期中原地区就开始进入铁器时代,故B项说法违背史实,可排除;材料只说明了通过考古证实了在战国时期的河南辉县出现了大量铁制农具,并不能说明在此之前其他地区就没有铁制农具,不能说明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所以C项说法是错误的,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其他的随葬品,没有比较,就无所谓主次,故D排除。
2.甲骨卜辞中,有商王祈求禾、黍、稷、麦、稻获得好收成的记录,有向上帝、祖先、神灵祈求降雨、得到好年成的记录,有督促“小精臣”“多尹”等官员去指挥田间生产的记录,还有商王本人参加籍田活动的记录。这些记录说明当时
A. 农业历法知识丰富
B. 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C. 农业人口较为缺乏
D. 农业是唯一经济活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通过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帝王祈求获得好的收成,并亲自去田间督促生产,这反映出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故B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显示农业历法的相关信息,排除A;材料没有提及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不能反映农业人口的缺乏,排除C;农业是唯一经济活动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
【点睛】本题只需要根据材料对商王的行为描述即可作出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