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国维先生曾提出过商代没有宗法制的论断,谓“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理解上述论断的关键在于
A. “封邦建国”制度肇始于西周
B. 宗法制存废关乎政治的稳定
C.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
D. 商代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答案】C
【解析】
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意在强调宗法制度必须有“嫡庶”之分才能称为宗法制,即嫡长子继承制才是宗法制的核心,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在材料中根本就未涉及到,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到宗法制的存废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宗法制度必须有“嫡庶”之分而非商代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有位同学在学习了两汉历史后,开始编写《汉代经济兴衰简报》,他找到了如下史料,适合编入其中的是
A. 西汉铁器牛耕逐渐普及全国,还出现了一牛挽犁技术
B. 汉代已经有了以煤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
C. 江南一带出现了灌溉工具水排
D. 丝织品可经丝绸之路销往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西汉铁器牛耕逐渐普及全国,东汉还出现了一牛挽犁技术,A错误;北宋时期,已经有了以煤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B错误;东汉时杜诗发明水排用来鼓风冶铁,C错误;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丝织品可经丝绸之路销往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