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限时集训(二十九)电磁感应定律的综合应用
(建议用时:40分钟)
[基础对点练]
题组一:电磁感应中的电路问题
1.如图甲所示为n=50匝的圆形线圈M,它的两端点C、D与内阻很大的电压表相连,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则C、D两点的电势高低与电压表的读数为( )
甲 乙
A.φC>φD,20 V B.φC>φD,10 V
C.φC<φD,20 V D.φC<φD,10 V
B [圆形线圈产生感生电动势,相当于电源的内电路。磁通量均匀增加,由楞次定律知,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为逆时针方向,又因为线圈相当于内电路,故φC>φD;E=n=50× V=10 V,因而电压表的读数为10 V。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的电动势,即感生电动势,故选项B正确。]
2.如图所示,由均匀导线制成的半径为R的圆环,以速度v匀速进入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当圆环运动到图示位置(∠aOb=90°)a、b两点恰到磁场边界时,a、b两点的电势差为( )
A.BRv B.BRv
C.BRv D.BRv
D [设整个圆环电阻是r,其外电阻是圆环总电阻的,即磁场外的部分,而在磁场内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是R,其相当于电源,E=B·R·v,根据欧姆定律可得U=E=BRv,选项D正确。]
题组二:电磁感应中的图象问题
3.(多选)(2019·广西模拟)图示有三个有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分别垂直纸面向外、向里和向外,磁场宽度均为L,在磁场区域的左侧边界处,有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体线框,总电阻为R,且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现用外力F使线框以速度v匀速穿过磁场区域,以初始位置为计时起点,规定电流沿逆时针方向时的电动势E为正,磁感线垂直纸面向里时的磁通量Φ为正值,外力F向右为正。则以下能反映线框中的磁通量Φ、感应电动势E、外力F和电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图象的是( )
A B
C D
ABD [当线框开始进入磁场时,磁通量开始增加,当全部进入时达最大;此后向里的磁通量增加,总磁通量减小且变化率为之前2倍;当运动到1.5L时,磁通量最小,当运动到2L时磁通量变为向里的最大,故A项正确;当线框进入第一个磁场时,由E=BLv可知,E保持不变,感应电动势为正;而开始进入第二个磁场时,两端同时切割磁感线,电动势为2BLv,为正,故B项正确;因安培力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故拉力应一直向右,故C项错误;拉力的功率P=Fv,因速度不变,而当线框在第一个磁场时,电流为定值,拉力也为定值;两边分别在两个磁场中时,F安=2B·L=4,因此安培力变为原来的4倍,则拉力的功率变为原来的4倍,故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