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限时集训(九)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建议用时:40分钟)
[基础对点练]
题组一:超重、失重现象
1.下面关于失重和超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所受重力减小;处于超重状态时,所受重力增大
B.在电梯上出现失重现象时,电梯必定处于下降过程
C.在电梯上出现超重现象时,电梯有可能处于下降过程
D.只要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向上,物体必定处于失重状态
C [加速度方向向下,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方向向上,物体处于超重状态,超重和失重并非物体的重力增大或减小,而是使悬绳(或支持面)的弹力增大或减小,故A、D均错误。电梯加速向上运动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电梯减速下降时,物体也处于超重状态,电梯减速上升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故B错误,C正确。]
2.如图所示,一位同学站在机械指针体重计上,突然下蹲到静止。根据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分析方法,判断整个下蹲过程体重计上指针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先小于体重,后大于体重,最后等于体重
B.先大于体重,后小于体重,最后等于体重
C.先小于体重,后等于体重
D.先大于体重,后等于体重
A [此同学受到重力和体重计的支持力的作用。开始重心加速下降,处于失重状态,则支持力小于重力;后来重心减速下降,处于超重状态,则支持力大于重力,最后静止时等于重力。因此,体重计的示数将先小于体重,后大于体重,最后等于体重。A选项正确。]
3.(2019·赣州检测)电梯顶上悬挂一根劲度系数是200 N/m的弹簧,弹簧的原长为20 cm,在弹簧下端挂一个质量为0.4 kg的砝码。当电梯运动时,测出弹簧长度变为23 cm,g取10 m/s2,则电梯的运动状态及加速度大小为( )
A.匀加速上升,a=2.5 m/s2
B.匀减速上升,a=2.5 m/s2
C.匀加速上升,a=5 m/s2
D.匀减速上升,a=5 m/s2
C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k(l-l0)-mg=ma,解得a=5 m/s2,电梯匀加速上升,选项C正确,A、B、D错误。]
题组二:动力学中整体法、隔离法的应用
4.(多选)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三个靠在一起的物块P、Q和R,质量分别为m、2m和3m,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用大小为F的水平外力推动物块P,记R和Q之间相互作用力与Q与P之间相互作用力大小之比为k。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μ≠0,则k= B.若μ≠0,则k=
C.若μ=0,则k= D.若μ=0,则k=
BD [若μ≠0,选取P、Q、R三个物体作为研究对象,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μ(m+2m+3m)g=(m+2m+3m)a,解得a=-μg;以Q与R为研究对象,Q和P之间相互作用力为F1,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1-μ(2m+3m)g=(2m+3m)a,解得F1=F;以R为研究对象,R和Q之间的作用力为F2,受力情况如图丙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2-μ·3mg=3ma,解得F2=F,则R和Q之间相互作用力F2与Q与P之间相互作用力F1大小之比k==,A错误,B正确。若μ=0,以P、Q、R三个物块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2m+3m)a′,解得a′=;以Q与R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1=(2m+3m)a′,解得F′1=F,以R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2=3ma′,解得F′2=F,则R和Q之间相互作用力F′2与Q与P之间相互作用力F′1大小之比k′==,C错误,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