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据记载,西周初期分封诸侯后,大部分诸侯经历了平定当地部族的反抗并重新建“国”的过程。这说明分封制初期( )
A.形成了家国同构格局 B.具有开疆拓土的作用
C.加剧了诸侯间的争夺 D.树立了周天子的权威
2. 《春秋》中有一段记载,提及公元前651年,周王力不能及,齐侯乃召集有关诸侯在葵丘互相盟誓:不得修筑有碍邻国的水利,不在天灾时阻碍谷米的流通。约三百五十年后,孟子又提及葵丘之盟,可是他表示不满:盟誓自盟誓,会后各国仍自行其是。据此可以推论出
A.周王室的中枢权力不可取代 B.孟子主张中央集权
C.诸侯国对农业重视不够 D.霸主齐侯并无影响力
3、陶朱公范蠡在经商过程中信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的观点,提出 “务完物,无息币” 。材料主要是指( )
A.主张商业投资多元化 B.加速商品、货币流通领域的周转
C.强调商品的贱买 D.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来调整经营
4.战国以前,只有贵族才有姓有氏有名。战国以后,姓与氏合一,平民也得姓,百姓遂成为民众的通称。这一变化( )
A.有利于郡县制的推行 B.构成民主思想的雏形
C.加速公民社会的形成 D.推动儒家思想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