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 阶段检测——基础篇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是( )
A.一般固体难于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一般液体易于流动和变成小液滴,说明液体分子间有斥力
C.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越打越费力,说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D.高压密闭的钢罐中的油沿筒壁溢出,这是因为钢分子对油分子的斥力的作用
【答案】A
【解析】固体难于被拉伸,是分子引力的表现,故A项正确。液体易于流动不是引力、斥力的表现,它的原因是化学键的作用;给自行车打气费力是因为气体压强变大,B、C两项错误。D项中说明钢分子间有空隙,油从筒中溢出,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不是钢分子对油分子的斥力作用。
2.下列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晶体都表现为各向异性
B.晶体一定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形状不规则的金属一定是非晶体
C.大盐粒磨成细盐,就变成了非晶体
D.所有的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答案】 D
【解析】只有单晶体才表现为各向异性,故A错;单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形状,而多晶体无规则的几何形状,常见的金属属于多晶体,故B错;大盐粒磨成细盐,细盐仍是形状规则的晶体,故C错;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晶体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故D对.
3.一定质量的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另一个状态B的过程中,内能增加了160 J,则下列关于内能变化的可能原因的说法中不可能的是( )
A.从A到B的绝热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160 J
B.从A到B的单纯热传递过程中,外界对气体传递了160 J的热量
C.从A到B过程中吸热280 J,并对外做功120 J
D.从A到B过程中放热280 J,外界对气体做功120 J
【答案】D
【解析】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可知,A、B、C对,D错。
4.下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是( )
A.某工作物质从高温热源吸收20 kJ的热量,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没有产生其他任何影响
B.打开一高压密闭容器,其内气体自发溢出后又自发跑进去,恢复原状
C.利用其他手段,使低温物体温度更低,高温物体的温度更高
D.将两瓶不同液体自发混合,然后又自发地各自分开
【答案】C
【解析】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自发地传给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的变化,但通过一些物理过程是可以实现的,故C项对;内能自发地全部转化为机械能是不可能的,故A项错;气体膨胀具有方向性,故B项错;扩散现象也有方向性,D项也错。
5.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气体从状态A经B到状态C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
A.pA>pBB.pC<pBC.VA<VBD.TA<TB
【答案】 D
【解析】由VT图可以看出由A→B是等容过程,TB>TA,故pB>pA,A、C错误,D正确;由B→C为等压过程pB=pC,故B错误。
6.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每次碰撞对容器壁的作用力增大,压强一定增大
B.体积减小,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多,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C.绝热压缩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时,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加,压强一定增大
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向真空自由膨胀时,体积增大,熵减小
【答案】C
【解析】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但如果气体体积增大,压强不一定增大,A错;体积减小,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多,但如果对外放热,气体的内能可能减小,B错;孤立系统总是从熵小的状态向熵大的状态发展,D错。只有C对。
7.已知一个系统的两个宏观态甲、乙,及对应微观态的个数分别为较少、较多,则下列关于对两个宏观态的描述及过程自发的可能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比较有序,乙比较无序,甲→乙
B.甲比较无序,乙比较有序,甲→乙
C.甲比较有序,乙比较无序,乙→甲
D.甲比较无序,乙比较有序,乙→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