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学科素养与目标要求]
科学探究:1.进一步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2.会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3.会利用v-t图象处理实验数据,并由图象计算小车的加速度和判断小车的运动情况.
一、实验原理
1.利用纸带计算瞬时速度:以纸带上某点为中间时刻取一小段位移,用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表示这点的瞬时速度.
2.用v-t图象表示小车的运动情况: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用描点法画出小车的v-t图象,图线的倾斜程度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如果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小车的速度是均匀变化的.
二、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带导线)、交流电源、纸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细绳、钩码、刻度尺、复写纸、坐标纸.
三、实验步骤
1.如图1所示,把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图1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面挂上适当的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一端连在小车的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先启动计时器,后放开小车(填“启动计时器”或“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行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
4.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两次.
四、数据处理
1.采集数据
如图2所示,一般不是直接测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而是先测量出各个计数点到零计数点的距离x1、x2、x3、x4、x5,再计算出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Δx1=x1,Δx2=x2-x1,Δx3=x3-x2,Δx4=x4-x3,Δx5=x5-x4.
图2
2.求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
(1)各计数点对应的瞬时速度用平均速度来代替,即v1=,v2=…
T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若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中间隔4个点),则T=0.1s.
(2)设计表格并记录相关数据
位置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时刻t/s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v/(m·s-1)
|
|
|
|
|
|
|
|
3.作出v-t图象分析运动规律
(1)在坐标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并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
图3
(2)画一条直线,让这条直线通过尽可能多的点,不在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偏差比较大的点忽略不计,如图3所示.
(3)观察所得到的直线,分析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4)据所画v-t图象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五、注意事项
1.开始放开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填“靠近”或“远离”)打点计时器.
2.先启动计时器,等打点稳定后,再放开小车(填“启动计时器”或“放开小车”).
3.打点完毕,立即关闭电源.
4.选取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舍掉开头点迹密集部分,选取适当的计数点(注意计数点与计时点的区别),弄清楚所选的时间间隔T等于多少.
5.不要分段测量各段距离,应尽可能地一次测量完毕(可统一量出各计数点到计数起点0之间的距离).
6.在坐标纸上画v-t图象时,注意坐标轴单位长度的选取,应使图象大致布满坐标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