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晋献公的曾祖父是晋穆侯的小儿子,晋献公夺取晋国国君位置后,为巩固其地位,将公族(大宗国君亲族)势力屠杀殆尽。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史称“晋无公族”。这样一来,政权就落到卿大夫手中,于是就有了韩赵魏三家分晋。这说明
A.西周的分封制开始瓦解 B.宗法制有利于政权稳定
C.封建等级制度受到冲击 D.家国体制退出历史舞台
2.清代,皇子被封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爵位,按等第发予粮银俸禄、赐田土牧场及庄丁,有领兵打仗、参与国政之权,但均建藩于北京,命令“亲王无故出京师六十里,罪与百官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统治阶级内部等级森严 B.庄园经济威胁政府的财政
C.封土授爵违背历史潮流 D.顺应强化君主专制的需要
3.黄仁宇认为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帝国”,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隋唐是“第二帝国”,形成了新的官僚政治。出现这一转变主要是因为
A.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B.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
C.藩镇割据削弱皇权 D.统治者的开放与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