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据《战国策》记载,齐相孟尝君曾被废归薛邑。后来齐王又希望他“顾先王之宗庙”,暂且回国执掌政务,孟尝君则提出“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亲庙落成后,孟尝君安心了,这说明(  )
A.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因果关系       B. 宗法观念得到进一步巩固
C. 诸侯王和卿大夫权力相互制约       D. 宗法制度有利于安全保障
2.       表是我国唐朝中期以前,全国“户数及人口数”表,表中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唐朝(  )
    
        
            | 公历 | 唐历 | 户数 | 总人口 | 
        
            | 618 | 高祖武德元年 | 2000000 | 12000000 | 
        
            | 652 | 高宗永徽三年 | 3800000 | 22800000 | 
        
            | 705 | 中宗神龙元年 | 46156141 | 35705617 | 
        
            | 762 | 玄宗开元二十年 | 7861236 | 45595168 | 
    
A. 统治者持续实行鼓励人口增长政策
B. 继续推行均田制,农业持续发展
C. 手工业发展和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 均田制受到严重破坏,自耕农经济发展
3.       《吕氏春秋•上农》中记载:“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材料表明古代中国“抑商”的主要原因是 ( )
A. “事末”不利于国家安全             B. “重农”便于对百姓管理
C. “事末”会阻碍粮食生产             D. “重农”可维系安土重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