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实验:传感器的应用
对应学生用书P45
一、选择题
1.关于发光二极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光二极管能发光,不具有单向导电性
B.发光二极管能直接把光能转化为电能
C.发光二极管只要在两端加有正向电压,就可以发光
D.发光二极管只有加正向电压时,才有可能发光
答案 D
解析 发光二极管和普通二极管一样,都具有单向导电性,都是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只有当两端加正向电压时,才能处于导通状态,才可能发光,但不一定发光,要求达到一定的电压值,它能直接把电能转化为光能,故D正确。
2.
(多选)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T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为光敏电阻,闭合开关后,小灯泡L正常发光,由于环境条件改变(光照或温度),发现小灯泡亮度变暗,则引起小灯泡变暗的原因可能是( )
A.温度不变,光照增强 B.温度升高,光照不变
C.温度降低,光照增强 D.温度升高,光照减弱
答案 AC
解析 由题图可知,当光敏电阻阻值减小或热敏电阻阻值增大时,小灯泡L都会变暗,结合光敏电阻及热敏电阻特性可知,A正确,B错误;若光敏电阻阻值减小的同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增大,小灯泡L也会变暗,C正确;若热敏电阻阻值减小,光敏电阻阻值增大,则小灯泡变亮,D错误。
3.(多选)传感器担负着信息的采集任务,在自动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感器能够将感受到的物理量(如温度、光、声等)转换成便于测量的量(通常是电学量),例如热敏传感器,主要是应用了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线如图甲所示,图乙是由热敏电阻RT作为传感器制作的简单自动报警器的线路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使温度过高时报警器响铃,c应接在a处
B.为了使温度过高时报警器响铃,c应接在b处
C.若使启动报警的温度提高些,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
D.如果在调试报警器达到最低报警温度时,无论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都不能使报警器工作,且电路连接完好,各电路元件都能处于工作状态,则造成工作电路不能正常工作的原因可能是乙图中左边电源电压太低
答案 AD
解析 由热敏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图线可知,温度越高电阻越小,电流越大,电磁铁的引力越大,越能吸引弹簧向a运动,所以A正确,B错误;若使启动报警的温度提高些,即报警时热敏电阻阻值再小些,则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再大些,滑片P向左移动,C错误;造成工作电路不能正常工作的原因可能是题图乙中左边电源电压太低,或者线圈的匝数太少,或者弹簧的劲度系数太大等,所以D正确。
4.如图电容式触摸屏的构造主要是在玻璃屏幕上镀一层透明的薄膜导体层,再在导体层外加上一块保护玻璃,电容式触摸屏在触摸屏四边均镀上狭长的电极,在导体层内形成一个低电压交流电场。在触摸屏幕时,由于人体是导体,手指与内部导体层间会形成一个特殊电容(耦合电容),四边电极发出的电流会流向触点,而电流强弱与手指到电极的距离成正比,位于触摸屏后的控制器便会计算电流的比例及强弱,准确算出触摸点的位置。由以上信息可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容式触摸屏的两极板分别是导体层和手指
B.当用手触摸屏幕时,手指与屏的接触面积越大,电容越大
C.当用手触摸屏幕时,手指与屏的接触面积越大,电容越小
D.当用手触摸屏幕时,手指和屏的接触面积的大小影响电容的大小
答案 C
解析 电容式触摸屏在原理上把人的手指当作电容器元件的一个极板,把导体层当作另一极板,A正确;手指和屏的接触面积大小会影响到电容大小,接触面积越大,即两极板的正对面积越大,电容越大,B、D正确,C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