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梳理]
一、全面理解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形成原因
(1)经济: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来加以保护。
(2)政治:地主阶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人民的反抗。秦灭六国,建立统一的封建王朝。
(3)思想: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提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
2.发展历程
初步形成
|
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
正式建立
|
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皇帝制度(皇权至高无上)、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
|
巩固
|
西汉建立“中朝”,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完善
|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来源
|
加强
|
北宋时期,在中央设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在地方,派文官做知州,设通判监督知州;在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
新发展
|
元朝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