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余姚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 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的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A. 亚里士多德 B. 伽利略 C. 牛顿 D. 爱因斯坦
【答案】B
【解析】
在物理学发展史上,是伽利略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建立了物理学的正确的研究方法,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故B正确,ACD错误。
2.《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小型车辆前排乘坐人员(包括司机)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是因为
A. 系好安全带可以减小人的惯性
B. 系好安全带可增加人的惯性
C. 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人的惯性而造成伤害
D. 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车的惯性而造成伤害
【答案】C
【解析】
【详解】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的量度,系好安全带不可以改变人的惯性,故AB错误;安全带系在人的身上,对人有一定的作用力,可以改变人的运动状态,所以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人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故C正确,D错误。所以C正确,ABD错误。
3.一个小球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3 s后到达斜面底端B点,并开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又经过9 s停止于C点,如图所示,设小球经过B点时速度大小不变,则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距离与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之比是 ( )
A. 1∶1
B. 1∶2
C. 1∶3
D. 3∶1
【答案】C
【解析】
设小球到达B点时速度为v,从A到B,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从B到C: ,联立解得: ,所以C正确。
4.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 )
A. t=1 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
B. 物体3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5
C. 物体7 s内的位移为
D. 物体第 内位移
【答案】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