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点拨]
(1)我国封建社会一直存在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演变及发展趋势是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到被废除。明朝废除宰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2)宰相制度的废除反映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被废除,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复存在。宰相制度被废除的根源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本身,即皇权高度集中。
2.内阁的设置与发展
(1)过程
①明太祖仿宋制,设立殿阁大学士等作为侍从机构。
②明成祖选拔翰林院的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重务,内阁制度正式确立。
③随着阁臣的官秩不断提高,逐步取得了票拟权。从此,内阁成为辅佐皇帝决策的中央机构。
(2)内阁的地位:明朝的内阁始终是一个内侍机构。它的出现,加强了君主专制,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
[易混易错]
(1)内阁制不同于宰相制。宰相制下,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很高。但内阁仅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
(2)明朝内阁制与近代西方的内阁制有着本质的区别。明朝的内阁制是皇权专制的产物,西方近代的内阁制是政治民主制度,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概念阐释]
票拟、批红:票拟,也称票旨、条旨,即内阁大臣草拟对各种奏章的处理意见,用小票墨书贴在奏章上,供皇帝参考采用。皇帝用朱笔批示,称“批红”,也称“朱批”。在明成祖时,“批答出自御笔,未尝任之他人”。而明中期以后,内阁大臣便拥有了票拟的权力,说明内阁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了。但票拟是否算数,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朱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