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案 >> 历史教案
高中历史编辑
(人民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2专题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16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师用书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教案
    资源子类复习教案
  • 教材版本人民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587 K
    上传用户wangxiaohong
  • 更新时间2019/8/7 18:23:0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6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1.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全面崩溃,形势严峻。

2.表现:工农业生产下降,交通堵塞,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

3.原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多年战争的严重破坏。

4.措施: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着手进行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1)在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私有制,为国家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2)在城市:

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具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

②进行五反运动,建立工人对资本家的监督。

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使资本主义经济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3)稳定物价,统一财经。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粮食、食油、棉花实行统购统销,目的是保障城镇农副食产品供应。

5.意义:经过3年努力,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二、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953—1956)

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总路线规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2一五计划建设(1953—1957)

(1)条件:政权巩固,经济恢复,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援。

(2)目的: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背景: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3)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核心);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