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堂内外相促进,课内举一,课外反三,发挥课文的“凭借”和“例子”功能,是课堂教学价值的根本所在。依我拙见,生活是由无数鲜活的例子构成的,而课文只取其典型,若能以此典型为旗帜,号召起生活中众多鲜活例子,语文教学也不再要填鸭式,学生作文也不再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课文教学,阅读训练和作文训练三者之间不分彼此,相辅相成。教师要使三者有机结合,让课文成为知识的载体,方法的金字塔。
关键词: “角色互换” 读者心理 同理联想 “拿来” 畅游串联
从一个学生写作爱好者,到语文教师,三年来我一直在这两者之间穿梭、徘徊。几个问题困扰着我,一直思不解其因,教不得要领。如学生朗读语调平淡、毫无感情投入:把朱自清饱含哀愁与挚爱的《背影》读得如街边小故事,甚至带着嬉笑,古诗文更没停顿抑扬可言。足见学生在朗读时毫无“披文入情”,文本的内容并未进入学生的脑海,更别提形成一幅鲜活的画面了。长此以往,学生只会认为写作“可望不可及”,课文只是任务的象征,不是知识和方法的载体,更非良师益友。
再有,据我了解,学生做课内阅读——想老师是怎么讲解的,而非自己是怎么理解的;做课外阅读——我们是被抛弃的一族,一切靠自己。邂逅作文——生活枯燥乏味,“孤陋寡闻”,如果我有作家那样丰富的经历,也写得出来。抱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懒人比比皆是。根本在于缺乏发现生活美的灵性。另外,学生习作文体特征不明显,读与写脱离,不能学以致用;没有列提纲,构思的习惯。成品是第一遍的思维过程,可谓“草稿”,语言毫无加工,素材没经裁剪,中心处于游弋状态,写到哪游到哪。
根据以上疑问,我尝试了几种方法,与同行探讨,希望得到大家的指点,得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