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地球的圈层结构
【考纲要求】
1、地球内部圈层的分界线;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征
3、地球外部圈层的特点
【知识结构】   
【知识讲解】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速度的变化。
2、地震波的类型
地震发生时向外传播的弹性波,叫地震波,它有横波(S波)和纵波(P波)之分。
  
(如上图中的A和B分别是什么波?)
    
        
            | 类型 | 传播速度 | 能通过的介质 | 共性 | 
        
            | A为:横波(S波) | 较慢 | 固体 | 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改变 | 
        
            | B为:纵波(P波) | 较快 | 固、液、气体 | 
    
 
【想一想】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们有什么感觉?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在海洋中航行的人的感觉呢?
               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
 
3、不连续面
地球内部的地震波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为不连续面(如上图中的C和D分别是什么面?)
    
        
            | 不连续面 | 地下深度 | 地震波波速变化 | 
        
            | C为:莫霍界面 | 33千米处(大陆部分) | 该面下,P、S波波速都明显增加 | 
        
            | D为:古登堡界面 | 2900千米处 | 在这里,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S波完全消失 | 
    
4、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