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单纯考查修辞手法的并不多,一般是同其他考点结合起来考查:一是在诗歌鉴赏中考查修辞使用及作用;二是在仿写、扩展语句中考查实际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而多年来的高考试题似乎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情有独钟。
走 进 高 考 【P】
(2018·北京)在《红岩》《边城》《老人与海》中至少选择一部作品,用一组排比比喻句抒写你从中获得的教益。要求:至少写三句,每一句中都有比喻。12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示例:《红岩》中江姐是一枝傲雪的寒梅,她用宁死不屈的意志和凛然的民族大义告诉我什么是忠诚和奉献;《边城》中翠翠的爱情是一首美丽而凄婉的歌,她用痴情等待告诉我什么是纯真的爱;《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是一面精神旗帜,他用三天两夜的搏斗告诉我什么是真正的硬汉。
[作答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一是围绕“教益”展开写作,如可以从《边城》中读出人性的真善美,也可从《边城》中读出爱情的纯真;二是运用排比与比喻两种修辞手法;三是字数控制在120字左右。]
(2016·山东)拖延症的表现是,在能够预料后果不良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一再推迟。请运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拖延症的危害。不超过4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