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的数量变化起决定作用
B.研究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发展趋势
C.破坏害虫正常的性别比例可使种群密度降低
D.增加迁入率、降低迁出率可增加本种群的K值
解析:选D 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的数量变化起决定作用,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研究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幼年个体占的比例大,种群数量将增加,反之则减少;破坏害虫正常的性别比例,会降低出生率,使种群密度降低;增加迁入率、降低迁出率只能引起种群密度变化,而不能引起K值的变化,K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环境条件。
2.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别比例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
B.依据某生物的种群密度即可得出该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C.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的数量变化直接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D.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到的种群密度都是估计值
解析:选D 有的生物没有雌雄性别之分(如玉米),所以性别比例不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种群密度只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的数量变化直接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到的种群密度都是估计值。
3.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A.先向计数室内滴加培养液,然后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B.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C.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
解析:选D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应该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其自行渗入;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必须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使酵母菌均匀分布;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也需要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酵母菌的繁殖能力很强,培养后期酵母菌数量较多,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