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
读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和该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完成第1~2题。
    
        
            |   | 1980年 | 2010年 | 
        
            | 耕地 | 55% | 40% | 
        
            | 林地 | 20% | 44% | 
        
            | 草地 | 5% | 7% | 
        
            | 荒地 | 15% | 2% | 
        
            | 其他 | 5% | 7% | 
    
 
 
1.该河流域的治理中,对R和T之间河段的主要治理措施是(  )
A.东侧植树种草,西侧修建梯田
B.两侧都修建梯田
C.东侧修建梯田,西侧植树种草
D.两侧都植树种草
2.为了更合理地开发当地的农业资源,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退耕还林还草,防止土地沙漠化
B.实施开荒造田,建成商品粮基地
C.大力治理低湿洼地和盐碱地,发展生态农业
D.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发展立体农业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以看出,河流的东侧等高线分布稀疏,说明该处坡度较小,可以修建梯田;河流西侧等高线分布密集,说明该处坡度较大,需要通过植树种草来护坡。第2题,该地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生物资源种类多样,应结合丘陵的特征和当地的农业资源来发展立体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