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成都龙泉二中月考)幽门螺杆菌简称Hp,主要寄生在胃幽门、胃窦等附近的黏膜上,是人类至21世纪初唯一的已知胃部细菌。Hp可产生高活性的脲酶,可将尿素分解成氨和CO2。
(1)制备幽门螺杆菌培养基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________性。培养皿进行灭菌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倒平板时要待平板冷凝后,将平板倒置,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①表示的是用________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图②是在纯化过程中通过________法分离培养的结果,在培养基上接种时接种环需通过灼烧灭菌,完成图中划线操作,至少需要灼烧接种环________次。
(3)为检测某人体内是否感染了Hp,可让其服用14C标记的__________,定时收集呼出的气体,通过分析呼气中14C标记的CO2的含量即可判断。该检测方法和卡尔文研究光合作用的方法一样可称为________法。
答案 (1)酸 干热灭菌 防止培养皿盖上的冷凝水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2)稀释涂布平板 平板划线 4
(3)尿素 同位素标记(或同位素示踪)
解析 (1)因为幽门螺杆菌生活在胃部,所以其培养基的pH应偏酸性。对培养皿玻璃器皿可以采用干热灭菌法。平板冷凝后,将平板倒置的目的是防止培养皿盖上的冷凝水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2)由图①分析可知菌落均匀分布,所以是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的,而图②是利用平板划线法接种的,在每次接种前和最后接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由图可知划线3次,所以至少需要灼烧4次。
(3)因为Hp可产生高活性的脲酶,所以可以让病人服用14C标记的尿素,尿素会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氨,定时收集呼出的气体,通过分析呼气中14C标记的CO2的含量即可判断。该方法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