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本中的材料,请谈一谈你对“素材是什么”的理解。
[明确] 一般认为,素材就是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就是未经总括和提炼的实际生活现象。广义的素材泛指客观世界的一切生活现象,从作者获取素材的不同途径来看,素材可以分为直接素材(如自身经历的事情)和间接素材(如图文资料)。
2.影响作者对素材不同处理的因素是什么?
[明确] 是认识。
不同作者因认识不同会导致对素材的使用不同,即便同一作者,因认识的变化对素材的使用也会变化。
3.怎样使素材由零碎的材料成为有机整体?
[明确] 找出联系,经过分析再加以综合。
先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各个部分,经过分析,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联系,再加以综合,素材才能由零碎的材料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4.“中心印象”和使用素材有何关系?
(1)素材就是我们遇到某件事或者观察某个事物时得到的印象或感觉,而中心印象就是在所有印象中给我们感觉最强烈的那部分。
(2)“中心印象”决定对素材的使用。写作时,实际只能写出素材中极少的一部分,这部分就是所有印象中给我们感觉最强烈的那部分,因此说,中心印象决定了对素材的使用。
5.读课本P20、P21思考:
罗中立的经验对我们处理写作素材有什么启示?
[明确] (1)作者在受到素材“触动”的基础上,产生强烈的创作冲动。(2)作者要善于通过“中心印象”去发现并挖掘素材的内在“意义”。(3)作者心中的“立意”要不断地调整,使素材得到不断深化,让素材表现的“意义”不断升华,最终表现出深刻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