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
A.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
B.乙光的频率大于丙光的频率
C.甲光的强度大于乙光的强度
D.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2.在某次光电效应实验中,得到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的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若该直线的斜率和纵截距分别为k和-b,电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为e,则
A.普朗克常量可表示为
B.若更换材料再实验,得到的图线的k不改变,b改变
C.b由入射光决定,与所用材料无关
D.所用材料的逸出功可表示为b
3.如图所示为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图中的显微镜可在圆周轨道上转动,通过显微镜前相连的荧光屏可观察α粒子在各个角度的散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图中的A、B两位置分别进行观察,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一样多
B.在图中的B位置进行观察,屏上观察不到任何闪光
C.α粒子发生散射的主要原因是α粒子撞击到金箔原子后产生的反弹
D.卢瑟福选用不同重金属箔片作为α粒子散射的靶,观察到的实验
结果基本相似
4.玻尔在他提出的原子模型中所作的假设没有
A.电子跃迁时辐射的光子的频率等于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的频率
B.原子处在具有一定能量的定态中,虽然电子做变速运动,但不向外辐射能量
C.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与电子沿不同的圆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而电子的可能轨道的分布是不连续的
D.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
5.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某种光子后,向外辐射了ν1、ν2、ν3三种频率的光子,且ν1>ν2>ν3,则不正确的是
A.被氢原子吸收的光子的能量为hν1 B.被氢原子吸收的光子的能量为hν2
C.ν1=ν2+ν3 D.hν1=hν2+hν3
6.下列关于温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银温度计是根据水银热胀冷缩的性质制造的
B.水的沸点为100 ℃,用热力学温度表示即为373.15 K
C.水从0 ℃升高到100 ℃,用热力学温度表示即为从273.15 K升高到373.15 K
D.水从0 ℃升高到100 ℃,用热力学温度表示就是升高了373.15 K
7.下列关于结合能和比结合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核子结合成原子核吸收的能量或原子核拆解成核子放出的能量称为结合能
B.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因此它的结合能也一定越大
C.重核与中等质量原子核相比较,重核的结合能和比结合能都大
D.中等质量原子核的结合能和比结合能均比轻核的要大
8.如图所示是描述原子核核子的平均质量与原子序数Z的关系曲线,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原子核A分解为原子核B、C可能吸收能量
B.将原子核D、E结合成原子核F可能吸收能量
C.将原子核A分解为原子核B、F一定释放能量
D.将原子核F、C结合成原子核B一定释放能量
9.下列关于热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 ℃的物体中的分子不做无规则运动
B.因为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跟温度有关,所以布朗运动也叫做热运动
C.存放过煤的混凝土地面下一段深度内都有黑色颗粒,说明煤分子和混凝土分子都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D.运动物体中的分子热运动比静止物体中的分子热运动激烈
10.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仅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直至不能再靠近.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力先增大,后一直减小 B.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C.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D.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之和不变
11.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液体温度越高,悬浮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C.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
D.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微粒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