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物轶事
出人头地
苏轼在京城会考时,主审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名家欧阳修。他在审批卷子的时候被苏轼华丽绝赞的文风所倾倒,但欧阳修觉得此文很像门生曾巩所写,为了避嫌,最后给他评了第二。一直到发榜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文章的作者是苏轼。在知道真实情况后欧阳修后悔不已,但是苏轼却一点计较的意思都没有,苏轼的大方气度和出众才华让欧阳修赞叹不已:“这样的青年才俊,真是该让他出榜于人头地啊(成语出人头地就是从这儿来的)!”并正式收苏轼为弟子。
(一)背景链接
宋神宗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元丰二年七月二十八日,御史台的官吏奉命从汴京赶到湖州衙门,当场逮捕了苏轼。原来从六月以来,何正臣、舒亶、李定等人曾先后4次弹劾苏轼。他们认为苏轼的一些诗文是“讥讽文字”“愚弄朝廷”“指斥乘舆”“无尊君之意,亏大忠之节”。宋神宗下令御史台(汉书《朱博传》载御史台中有柏树,野乌数千栖居其上,因称御史台为“乌台”)审理,这就是闻名于世的“乌台诗案”。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幸亏亲友的营救,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