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 每题3分 共27分)
1.关于电磁场、电磁波,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变化电场一定在周围空间产生变化磁场
B.电视台发射无线电波时需要进行调谐
C.电磁波和机械波本质是相同的,都能发生干涉、衍射现象
D.电磁波是横波,在真空中传播时其电场强度E、磁感应强度B、波的传播速度v
三者一定是两两互相垂直
2.为了体现高考的公平、公正,高考时很多地方在考场使用手机信号屏蔽器,该屏蔽器在工作过程中以一定的速度由低端频率向高端频率扫描.该扫描速度可以在手机接收报文信号时形成乱码干扰,手机不能检测从基站发出的正常数据,使手机不能与基站建立连接,达到屏蔽手机信号的目的,手机表现为搜索网络、无信号、无服务系统等现象.由以上信息可知( )
A.由于手机信号屏蔽器的作用,考场内没有电磁波了
B.电磁波必须在介质中才能传播
C.手机信号屏蔽器工作时基站发出的电磁波不能传播到考场内
D.手机信号屏蔽器是通过发射电磁波干扰手机工作来达到目的的
3.在撑杆跳高场地落地点都铺有厚厚的垫子,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运动员受伤,理由是( )
A. 减小冲量,起到安全作用 B. 减小动量变化量,起到安全作用
C. 垫子的反弹作用使人安全 D. 延长接触时间,从而减小冲力,起到安全作用
4.某同学使用激光器作光源,在不透光的挡板上开一条缝宽为0.05 mm的窄缝,进行光的衍射实验,如图1所示,则他在光屏上看到的条纹是( )
5.如图所示,一细束白光通过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为各种单色光,取其中a、b、c三种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把温度计放在c的下方,示数增加最快
B. 若分别让a、b、c三色光通过一双缝装置,则a光形成的干涉条纹的间距最大。
C. a、b、c三色光在玻璃三棱镜中的传播速度依次越来越小
D. 若让a、b、c三色光以同一入射角,从空气中某方向射入一介质,b光恰能发生全反射,则c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
6.将两个偏振片紧靠在一起,把它们放在一盏灯(自然光)前面,眼睛透过偏振片看到灯光很微弱.如果将其中一个偏振片旋转180°,在旋转过程中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灯光逐渐增强,然后又逐渐减弱 B.灯光逐渐增强,然后减到零
C.灯光逐渐增强,没有变弱现象 D.灯光逐渐增强,再减弱,然后又增强到较亮
7.如图所示,红色细光束a射到折射率为的透明球表面,入射角为45°,在球的内壁经过一次反射后,从球面射出的光线为b,则入射光线a与出射光线b之间的夹角α为 ( )
A.30° B.45° C.60° D.75°
8.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的左边固定有轻质弹簧,与A质量相等的物体B以速度v向A运动并与弹簧发生碰撞,A、B始终沿同一直线运动,则A、B组成的系统动能损失最大的时刻是( )
A.A开始运动时 B.A的速度等于v时
C.B的速度等于零时 D.A和B的速度相等时
9.使用无人机植树时,为保证树种的成活率,将种子连同营养物质包进一个很小的荚里。播种时,在离地面10m高处、以15m/s的速度水平匀速飞行的无人机中,播种器利用空气压力把荚以5m/s的速度(相对播种器)竖直向下射出,荚进入地面下10cm深处完成一次播种。已知荚的总质量为20g,不考虑所受大气阻力及进入土壤后重力的作用,取g=10m/s2,则( )
A. 射出荚的过程中,播种器对荚做的功为2.5J
B. 离开无人机后,荚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 s
C. 土壤对荚冲量的大小为3 kg•m/s
D. 荚在土壤内受到平均阻力的大小为22.5 N
二、不定项选择题 ( 每题4分 共24分)
10.要接收到载有信号的电磁波,并通过耳机发出声音,在接收电路中必须经过下列过程中的( )
A. 调幅 B. 调频 C. 调谐 D. 解调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光的全反射现象
B.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来减弱橱窗玻璃表面的反射光
C.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油膜呈现彩色花纹是光的衍射现象
D.红色和蓝色的激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波长可能相同
12.如图所示,为理想LC振荡回路,此时刻电容器极板间的场强方向和线圈中的磁场方向如图所示.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
A. 电路中的磁场能在增加 B.如图所示的时刻电容器正在放电
C. 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在增加 D. 把电容器的两极板间距离拉大,振荡电流的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