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45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选择题
1.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但其对“仁”的内涵没有定义,《论语》中大约有60多处说到“仁”,意义各有不同。这说明孔子的“仁”( D )
A.思想引领很不到位 B.理论体系并不完善
C.是无指向的空洞理论 D.是具体的行为规范
[解析] 孔子的“仁”在为人处事、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规范引领作用,故A项错误;孔子为儒家创始人,思想独成一家,不能说理论体系不完善,故B项错误;60多处“仁”,意义不同,但每处都有具体的行为指向或思想引领,故C项错误;《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60多处“仁”,都是具体行为指导或思想引领,故D项正确。
2.(2017·天一联考)据《史记》记载:到春秋晚期留存有诗歌3000多篇,后来孔子十取其一,整理成《诗经》,就剩下了305篇。对孔子“删诗”合理的解释是,这一时期的诗歌大多( D )
A.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B.背离了传统的儒家思想说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