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了解烛之武的说服技巧;
2.了解烛之武、秦公、晋文公等人物的形象特点
3.概括全文内容,归纳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特殊句式等。
教学重点:
1.准确理解和把握烛之武说退秦师的原因。
2.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积累文言词语的用法,掌握特殊的语法现象。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对古今异义词、被动句的掌握。
预习要求: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概况。
2.了解写作时代背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则情形,不知大家还记得不?
“如血残阳下,有一位衣着灰褐色战袍,胯下一匹膘壮大马、手持丈八蛇矛的武将立于长板坡当阳桥头,但见他髭须倒竖,怒目圆睁,厉声喝道:“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来与我决一死战?”再看对面,满山遍野,旗帜遮天,阵前一面书有斗大的“曹”字的战旗正迎风招展。原来是曹操的军队列阵在此。
但见对面那些战旗被武将的断喝乱了分寸,出现了一片慌乱。武将又大喝:“张翼德在此,谁与我决一死战?”对面曹军的后阵竟出现了混乱。武将见此,又大喊:“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又如何?”话音未落,只见曹军中有一战将(夏侯杰)坠于马下,百万曹军如退潮的海水般“哗”地退后十几里。同学们知道这个武将是谁吗? ”